會議看起來一切順利。比爾是一家全球企業(yè)的銷售執(zhí)行副總裁,他集合了手下的領導團隊(規(guī)模超過20人),并提出他要重新配置企業(yè)銷售組織的大綱。他詢問所有人是否還有疑議的時候,雖然有幾個問題,但沒有人提出任何重大的阻礙或議題,甚至團隊里比較資深的幾位還公開提出支持。比爾覺得大家都已經(jīng)準備妥當、即將上路了。
然而,一周之后,其中一個與會者來到他的辦公室。他說:「你還記得說要重新配置企業(yè)銷售組織的事嗎?我覺得拉丁美洲那塊好像有點問題?!菇酉聛韼滋?,在公司的走廊上、餐廳里,又有幾個屬下和年輕點的員工提出了類似的問題。員工有些當初會上沒提出來的意見。原本看來大家都歡迎的計劃,現(xiàn)在正在分崩離析。究竟怎么了?
大多數(shù)的主管都以為,自己直接問大家意見時,大家也會直接坦誠地提出想法。如果能這樣,確實是不錯,但通常情況都沒那么理想,特別在公開、牽連甚廣的時候更是如此。如果某個案子你覺得該有爭議,卻得到了一致、多半沒有意見的支持,這其實是個警訊。
為什么大家有所保留、不愿投入投論?有些時候,資淺的員工比較不愿意違背上司或是資深員工的意見。也有些時候,團隊里最重要的成員知道自己永遠可以另外找上決策者,也能夠私下運作發(fā)揮影響力,因此出于政治或其他因素,不愿意在眾人面前誠懇表達意見。
該怎么避免這種狀況?要訂一個重要的基本規(guī)則:這是一句已經(jīng)流傳幾世紀的拉丁諺語,「沉默視為同意」(qui tacet consentire videtur)。
不管別人有多不想開口(或是想被動反抗),這句話通常都能逼人發(fā)表意見。要明確告知他人,如果聽到某項提案或計劃而什么都不說的話,視為投下「同意」票。他們的沉默不能代表「我不投票」或是「我保留稍后考慮的權利」,而是代表「我完全同意現(xiàn)在討論的事項」。
接著,你也必須認真執(zhí)行這項規(guī)則。如果某人(即使是團隊里重要的人物或是朋友)想在會后另外找你再談談、或是表達他們對剛才討論的事項有意見,你的反應該是:「你剛才在會上應該要發(fā)言的,現(xiàn)在木已成舟,大家已經(jīng)啟動,無法挽回。下次要抓住能發(fā)言的機會啊?!?/p>
有些時候,只要抓緊執(zhí)行「沉默視為同意」的規(guī)則,就足以讓意見源源不絕。然而,如果你發(fā)現(xiàn)有某些與會者仍然很難好好表達自己的意見,可以試試下面這些辦法。這些法子可以讓人比較注意意見本身、而不是提出意見的人。
- 采用不記名調(diào)查。請大家將問題或考量寫在紙片上,不記名投入箱子里,再一一大聲念出。更理想的作法則是使用調(diào)查應用程式或設備來詢問與會者,可即時知道答案。
- 制作主題的熱點圖(heat map)。針對某個想法或計劃,在墻上放上海報大小的圖表,呈現(xiàn)其中的概念。請與會者在有問題的地方放上黃點、有重大疑慮的地方放上紅點。再用這些紅、黃點來進行接下來的討論。
- 將團隊拆成小組。小組討論通常能提高參與度。所以可以將團隊拆成不同小組,再明確指示他們討論手上提案的任何問題。每組指派一位代表,將小組的想法做重點摘要報告。
- 請與會者設身處地。人比較愿意代表別人發(fā)言、而不是說自己的想法。所以,如果你的問題是像「你的屬下可能會有怎樣的反對意見或考量?」問題就可能洶涌而出。原因在于,這讓與會者能夠?qū)⑴u轉(zhuǎn)給外界,不是他們自己不喜歡,而是他們認為自己的屬下會不喜歡。
只要能執(zhí)行「沉默視為同意」的原則、并運用以上策略,每個人就有動機立刻說出真正的想法、公開討論,而不是等到事后才放馬后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