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日子你讀到很多研究報告都指出,表達感謝有種種好處,可增進快樂幸福;「表達感謝」指的是,刻意對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心存感激。這些文章的結尾,通常都會呼吁讀者展開感恩之旅,以取得心懷感激的全部好處。
那沒有什么不妥。但我們應該謹記,感恩的另一個目的(堪稱更重要的目的)就是:加強我們和我們依靠的那些人的關系。
在過去,那些研究大部分都聚焦在感謝的社會功能,而非它對我們大腦的影響。這些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直接向幫助你的人表達感激之情,有助于讓他們持續(xù)想要與你維持長期關系,并且愿意花心力這么做。這使得他們在建立長期關系時付出的時間、努力和不便,看起來是值得的。
同樣的道理,沒有什么比「不知感激」更能使原本快樂的關系惡化敗壞。大多數人不難回想起一些時刻,別人對我們的慷慨既不感謝也不在意,我們當時感受多大的震驚。(如果你有小孩,可能只需回想今天早餐的情景就可以了。)如果你沒有多多少少表達一點謝意,人們很快就不再想要幫助你。其實在亞當.格蘭特(Adam Grant)和法蘭西絲卡.吉諾(Francesca Gino)所做的一組研究中,若有人幫助別人卻未受到感謝,他們在未來幫助別人的比率立刻減少一半。
感謝有如膠水,讓你和幫助你的人密切連結起來,讓你一遍遍汲取同一口井,知道對你的支援不會干涸。
至少,如果你正確表達感謝,感謝之情就可以成為那種膠水。最近的研究顯示,人們表達謝意時,往往會犯一個嚴重錯誤:著重在自己的感受,只表示自己是多么幸福,是如何從對方的幫助中受益;而非著重在幫助他們的人。
北卡羅萊納大學(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)的研究員莎拉.艾爾高(Sara Algoe)、蘿拉.庫爾茨(Laura Kurtz)和妮可.希萊爾(Nicole Hilaire),區(qū)分出兩個類型的表達謝意:一是贊美別人(other-praising),承認并證實助人者的作為;二是自我受益(self-benefit),說明受惠者得到幫助后境況變得較好。在其中一項研究里,他們觀察一些夫妻為了對方最近為他們做的事,而彼此表達謝意。然后將他們的表情,依贊美別人或著重自我受益的程度,進行編碼。他們的表達方式有一些例子如下:
贊美別人
- 這顯示你是多么負責任……
- 你不嫌麻煩特地……
- 我覺得你真的很擅長……
自我受益
- 這讓我感到放松……
- 這讓我可以在公司炫耀……
- 這讓我很開心……
最后,助人者對自己的快樂程度、對伴侶感到愛的程度、覺得表達謝意者的反應熱烈程度,作了評分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以贊美別人來表達謝意,和下列三者有密切相關:反應熱烈程度、正向的情緒及恩愛感受;但以自我受益方式表達謝意,則沒有相關。
這是值得花點時間思考的,因為大多數人表達感激的方式完全是錯的。通常人類天生有點以自我為中心。即使在我們應該想到并談論到別人時,仍然傾向談論自己。所以很自然地,我們得到優(yōu)質的協(xié)助和支持時,我們會想要談談我們自己對它的感受。雖然平心而論,我們以為那是助人者希望聽到的,以為他們幫助我們是希望讓我們快樂,所以他們必定想聽聽我們有多快樂。
但這個假設并不完全正確。是的,幫助你的人希望你快樂,但樂于助人的動機,往往直接關聯(lián)到我們的自我價值感。我們幫助別人,是因為我們想當好人,想符合我們的目標與價值觀,而且無可否認,是為了要受人欽佩。
下一回你獲得同事或朋友的支援時,要記住這一點。助人者希望正面看待自己,并感到受人理解和關心;如果你不停談論自己,他們就很難做到這一點。